谁在抢购日本抹茶

2025-04-21 07:07:00 来源: 《环球》杂志

 

这是2022年5月15日在日本埼玉县入间市里千家流派茶道教授浅见宗重家拍摄的一碗制作完成的抹茶

文/《环球》杂志记者 岳晨星(发自东京)

编辑/马琼

  62岁的山田凉子走进位于日本京都的一保堂茶铺,赫然发现自己常买的抹茶粉竟然暂停销售。询问店员后得到的答复是“尚不确定何时重新上架”。

  一保堂茶铺是创立至今已超过300年的一家老字号抹茶店。山田凉子感到困惑的同时不禁感叹:驰名世界的日本抹茶,为何突然供不应求了?

抹茶也限购

  其实早在去年,多家日本厂商就宣布对部分抹茶粉实行限购措施。“丸久小山园”,一家位于京都府宇治市的宇治茶制造商,宣布自2024年11月起对每位顾客可购买的罐装抹茶产品限购——每人1件。同时,为保障茶道、寺院等老顾客的需求,决定在其5家直营店实施限购,并压缩全国零售商的批发订单。

  一保堂则由于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增加,先是对部分抹茶产品涨价,随后不得不在其官网及实体店暂停销售或限购部分商品。《环球》杂志记者走访东京银座三越百货内的一保堂分店时发现,抹茶产品已销售一空。

  店员田中麻美告诉记者:“自从去年秋天开始实施限购以来,每天抹茶粉在店铺开门半小时后便会售罄。因地处繁华街区,来购买的既有本地顾客,也有不少海外游客。”

  宇治市的老字号茶店“通圆”自去年11月起,便发现赴日游客的抹茶购买量大幅增加,使得部分高端抹茶产品出现短缺。通圆茶店第24代传人通圆祐介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表示,这可能是由于百货商场实行限购后,部分消费者转而通过其他渠道大量采购抹茶。

  日本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日元贬值引发访日旅游热潮,仅2024年上半年访日游客数量便创下历史新高,随之出现了在海外游客心中认知度较高的“宇治抹茶”供不应求的状况。包括丸久小山园在内的多家企业经过社交媒体账号的传播,也进一步推动了需求增长。

  日本茶叶中央会专务理事铃木贞美表示,抹茶销售走高导致日本国内外均出现高价倒卖现象,相关企业不得不采取限购措施防止蓄意囤积以及转卖的情况发生,但因宇治抹茶本身产量有限,且生产工艺烦琐,难以在短时间内扩大生产,限购并不能彻底解决抹茶的供需失衡问题。

何以成为“高级茶”

  中国宋代时期,日本僧人荣西来宋朝求学,将临济宗传入日本,他在博多、镰仓、京都分别建立了圣福寺、寿福寺、建仁寺,因此被称为日本“临济宗之祖”。荣西返回日本时,不仅带回了佛经和文物,还携带了天台山茶种。相传,一位叫明惠的僧人从荣西手中分得茶种,在京都的栂尾、宇治等地开始种茶,这便是宇治茶的开端。人们将干燥后的茶叶研磨成粉末,即为抹茶。

  荣西撰写的《吃茶养生记》被誉为“日本茶经”,书中记载了通过饮茶,并辅以桑叶、桑果、桑枝等的服用或使用,以达到祛病延年、身体健康目的的养生方法,并附有具体的配方。此外,书中还提及他从中国医者那里得到的口传经验。

  “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饮茶的健康观念自镰仓时代起就深深扎根于日本茶文化中。

  尽管荣西不是第一个将茶传入日本的人,但他带回的“茶礼”这一饮茶礼仪和习俗开始在禅宗寺院盛行,推动了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因此他也被称作日本“茶祖”。室町时代(1336年至1573年),宇治茶因足利幕府的推崇而闻名全日本,到了江户时代(1603年至1868年),宇治的制茶匠人发明了“宇治制法”,即将新芽蒸熟后快速烘干,制成煎茶,使得宇治茶得以广泛传播,成为老百姓的日常饮品。绿茶种植也不再局限于宇治地区,慢慢推广到奈良、滋贺、三重、静冈等地。

  近现代以来,抹茶因其独特的遮阴种植方式,能有效提升茶叶的持嫩性和叶绿素含量,从而以涩味轻微、鲜味浓郁的口感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广为人知。宇治茶则以其醇厚香气和恰到好处的甘涩平衡,成为高级茶的代表长期为消费者所青睐。

里千家流派茶道教授浅见八重子(茶名浅见宗重)在日本埼玉家中的茶室展示茶道步骤:制作抹茶

  日本茶叶中央会专务理事铃木贞美告诉《环球》杂志记者,相较于绿茶,一直以来欧美等地都有饮红茶的习惯。随着近年来日本饮食逐渐走向世界,对抹茶拿铁、抹茶冰淇淋等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这些以抹茶为原材料的食品不仅出现在日式咖啡馆,甚至已经成为星巴克等国际连锁餐饮店的常规饮品。

  许多喜欢品尝抹茶甜品的年轻人认为,抹茶的粉末状形态使其非常适合作为甜点的原料,天然的鲜绿色也增强了视觉吸引力,在东京的浅草地区,售卖抹茶冰淇淋的店铺和茶道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

  抹茶人气急剧攀升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新冠疫情过后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抹茶富含抗氧化物质和提神成分,日本茶业巨头伊藤园的负责人植木史表示:“经过对外国游客的调研,我们发现他们对抹茶所带来的健康益处非常感兴趣,预计全球对抹茶的需求量将会继续上升。”

  “市场消费的趋势推动着包括抹茶在内的绿茶在海内外畅销。”铃木贞美说。

  社交媒体的助力,还让抹茶成功打入了以往较为冷门的市场。京都某茶企的海外部门负责人表示,过去3年里,公司在非洲和中东市场的批发订单量显著增加,阿联酋更是成了抹茶的主要消费国之一。“在当地的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自己制作的抹茶拿铁、抹茶饮品等相关内容,抹茶在中东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正持续攀升。”

供不应求或持续

  除了国内需求旺盛,日本抹茶的出口也在逐年攀升。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日本绿茶出口额达321.35亿日元(1日元约合0.0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提前完成既定的312亿日元出口目标。其中,包括抹茶在内的“粉末状绿茶”出口额占据绝大部分,高达239亿日元。过去十年间,日本绿茶出口量增长了约2.5倍,其中超过70%来自抹茶。

  但与此同时,日本2023年的茶叶产量约为7.5万吨,和2008年相比减少约22%。茶农数量和茶叶种植面积均大幅减少,其中包括主要产地静冈县和鹿儿岛县。此外,各地茶园中约四成的茶树树龄超过30年,茶树老化可能导致产量和品质均下降,引发业界担忧。

  供应链的脆弱性也是导致抹茶供不应求的关键因素之一。抹茶粉的生产工艺复杂,通常需要使用遮阴种植的茶叶,并经过一年一度的采摘、碾磨等烦琐工序。未碾磨的抹茶原叶称为碾茶,目前,煎茶仍是市场主流,但其价格长期低迷。相比之下,碾茶需求旺盛,价格坚挺。

  铃木贞美表示,日本少子老龄化导致茶农数量减少,茶叶生产整体萎缩。尽管抹茶需求激增,但设置遮阳网需额外成本和劳动力投入,以及需建造单独的加工设施等因素,多数茶农和茶叶生产商不愿主动扩大生产规模。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许多茶农和茶叶生产商因茶叶滞销被迫减产,如今要恢复到以往的生产水平尚需时日。

  据京都府茶叶协同组合介绍,自去年10月起,高品质、稀有抹茶的供应已跟不上市场需求,加上海外市场难以获取正宗的宇治抹茶,其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短期内供需紧张的状况难以缓解。即便增加茶园,从种植到采摘新茶也需要3至5年,短期内难以实现增产。

  当然,受益于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和合约,并非所有日本国内的抹茶咖啡馆或相关企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但新进入抹茶市场的企业,寻找稳定的供应商变得更加困难。

  铃木贞美认为,今年内抹茶供应短缺的状况或将持续,茶农和相关企业应考虑如何提高碾茶的生产效率。例如,静冈县已着手逐步增加碾茶加工基地。同时,日本政府也在研究相关政策,鼓励茶农将生产重心从其他绿茶转向碾茶。

手机版